控制科学与工程

 



 

姓名:杨毅

职称:教授

导师类型:博导

团队名称:组合导航与智能导航研究室

邮箱:yang_yi@bit.edu.cn

 

研究领域

主要研究领域为:

1.跨域交叉混合智能协同感知

2.自主智能系统认知导航

3.多视角空间智能

4.新构型机器人设计与控制

教育经历

2005年9月–2010年6月:北京理工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 博士学位

2001年9月–2004年6月: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

1997年9月–2001年7月: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士学位

工作经历

2018年7月–今: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教授、博导、副院长(2020)

2013年7月–2018年6月: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

2010年7月–2013年6月: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讲师

学术成果

1.代表性学术论文

1.Gao Y, Su L, Liang H, Yue Y, Yang Y* et al, MC-NeRF: Multi-Camera Neural Radiance Fields for Multi-Camera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s [J],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(TVCG), 2025

2.Yang Y, Pan M, Tang D, et al. MCOV-SLAM: A Multicamera Omnidirectional Visual SLAM System[J]. IEEE/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(TMech), 2024.

3.Xie S, Yang Y*, Fu M, et al. A Cognition-Inspired Human-Like Decision-Making Method for Automated Vehicle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(TITS), 2024.

4.Zhang T, Fu M, Song W, Yang Y*, et al. Dynamic Voxels Based on Ego-Conditioned Prediction: An Integrated Spatio-Temporal Framework for Motion Planning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(TITS), 2024.

5.Fu M, Liang H, Zhu C, Dong Z, Sun R, Yue Y, Yang Y*. Image stitching techniques applied to plane or 3-D models: a review[J]. IEEE Sensors Journal, 2023, 23(8): 8060-8079.

6.M. Fu, M. Zhu, Y. Yang*, W. Song, M. Wang. LiDAR-based vehicle localization on the satellite image via a neural network,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, 2020, 129, 103519.

7.Jiadong T, Yu G, Dianyi Y, Liqi Y, Yufeng Y, Yi Y*. DroneSplat: 3D Gaussian Splatting for Robust 3D Reconstruction from In-the-Wild Drone Imagery[C]//Proceedings of the IEEE/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(CVPR). 2025.

8.Rutong P, Yiqing Z, Yi Y*, Mengyin F. LACNS: Language-Assisted Continuous Navigation in Structured Spaces[C]//202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(ICRA). IEEE, 2025.

9.Yaowen Z, Yi R, Miaoxin P, Yi Y*, Mengyin F. Parking-SG: Open-Vocabulary Hierarchical 3D Scene Graph Representation for Open Parking Environments[C]//202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(ICRA). IEEE, 2025.

10.Dianyi Y, Yu G, Xihan W, Yufeng Y, Yi Y*, Mengyin F. OpenGS-SLAM: Open-Set Dense Semantic SLAM with 3D Gaussian Splatting for Object-Level Scene Understanding[C]//202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(ICRA). IEEE, 2025.

2. 授权发明专利

1.一种基于目标检测与轨迹辨识的自动门控制方法, CN115961859B, 2024.11.29

2.一种基于网格变形的拖挂车动态环视拼接与稳定方法, CN116645496B, 2024.7.5

3.一种点云数据滤除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存储介质, CN117893412B, 2024.6.11

4.一种快速越障车辆及其控制方法, CN116001937B, 2023.8.1

5.一种控制移动机器人与设备对接的方法和装置, CN116203974B, 2023.7.21

6.一种自主驾驶牵-拖系统及其运动控制方法、调度方法, CN115877850B, 2023.5.30

7.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人车交互智能泊车方法, ZL201511006026.8, 2018.4.3.

8.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交互的车用智能三角警示牌, ZL201610606172.2, 2018.10.09.

9.一种交互式的自主教练车系统, ZL201610139715.4, 2018.10.09.

10.一种智能车辆方阵跟驰辅助驾驶方法, ZL201610027908.0,  2018.10.9.

11.一种蛙板机器人的速度控制方法, ZL201510197336.6, 2017.7.14.

12.一种两栖蛙板机器人的双摆臂运动机构, ZL201510249948.5, 2017.3.15.

13.一种适用于拖车的动态全景拼接方法, ZL201710325495.9, 2017.05.10.

14.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实时地形估计方法, ZL201510199728.6, 2017.8.29.

15.一种旋翼式无人机的车载起降固定平台, ZL201710137597.8, 2017.03.09.

16.一种人车交互智能泊车系统, ZL201510033683.5, 2017.3.1.

17.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队形跟驰检测方法, ZL201610099028.4, 2016.7.27.

18.压电陶瓷扑翼式机器人, ZL201310306705.1, 2015.7.1.

19.一种3D点云数据中的目标识别方法, ZL201410509882.4, 2014.9.28.

20.一种3D点云的数据处理方法, ZL201410509881.X, 2014.9.28.

3.专著

《陆上无人系统行驶空间自主导航》,付梦印,杨毅,宋文杰,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21.

教学工作

1. 讲授课程

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6学时 本科专业基础课

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56学时 本科专业基础课

智能无人平台自主导航与控制 32学时 研究生专业课

2. 出版教材

1.《智能导航原理与方法》,杨毅,宋文杰等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24.

2.《自主机器人基础与技术》,杨毅,岳裕丰等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24.

3.指导学生获奖

1.2019年,指导学生获得ICRA RoboMaster AI Challenge 国际总冠军.

2.2024 年,指导学生获得 CVPR MetaFood 视觉三维重建挑战赛 亚军.

3.2011年、2013年、2015年、2017年、2023年,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入全国大学“挑战杯”总决赛,获得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4项.

荣誉奖励

1.2020年,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2);

2.2011年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5);

3.2023年,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(排2);

4.2017年,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1);

5.2024年,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2);

6.2024年,北京理工大学第十九届“我爱我师”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;

7.2018年,“跨越险阻”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地空协同搜索第一名;

8.2017年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“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”自主驾驶高速公路测试第一名;

9.2015年,“移动终端交互式自主泊车系统”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(排1);

社会兼职

1.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(Robocon)专家委员会委员、裁判长;

2.第十届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;

3.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智能导航专业技术委员会(第一届)副主任委员;

4.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中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;

5.中国兵工学会无人智能平台技术专业技术委员会(第一届)委员;

6.北京理工大学ININ与普林斯顿大学PAVE“汽车主动安全技术”联合实验室副主任;